克服強風 澎湖溫室栽培洋香瓜
民視 – 2012年1月11日 下午4:01
澎湖的冬天,因為東北季風太強,一般農作物生長不容易,但有農民卻在這個時候種出甜度很高的洋香瓜,運用的就是溫室,由於正好遇到過年,有不少民眾已經預約購買,估計一顆大約可以賣到500元左右,也等於讓農民領了個不小的紅包。
溫室外,東北季風呼嘯而過,但打開紗網走進溫室內,一排排的洋香瓜卻不受影響,鮮綠的瓜葉間,一顆顆洋香瓜飽滿結實,已經可以準備上市。
住在澎湖白沙的瓜農葉先生,原本就是種洋香瓜起家,但以往受限於澎湖的天氣,冬天根本無法生產,今年他在農業改良場的協助下,蓋了4、5間溫室嘗試調整產期,雖然一間70、80坪大的溫室只能採收大約250顆,成本很高,但一顆可以賣到大約500元,也算是辛苦有了代價,把成熟的洋香瓜切開來,澄黃色的果肉像是可以滴出果汁來,加上甜度高達14到15度,吃過的都說讚。
目前在澎湖,像葉先生一樣用溫室來栽種洋香瓜的,大約只有兩三戶,畢竟溫室的投資也不小,用心找到農產品的競爭力,也讓他開心在過年賺個大紅包。
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
20120128-黃友謙承襲父親 澎湖彩繪門神
20120128-黃友謙承襲父親 澎湖彩繪門神
中央社 – 2012年1月28日 上午9:59 (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8日電)
黃文華是澎湖第一代彩繪師傅,人稱「文華師」,10名子女中僅長子黃友謙繼承彩繪事業,在澎湖各家彩繪系統中,黃氏父子所承接的工作量最大、最穩定,也畫出澎湖的地方特色。
1932年出生的黃友謙,擅長傳統宮廟和南北式建築彩繪及書畫裝飾,其中門神彩繪尤為獨到,不但秉持傳統精神與手法,並適時融入西畫技巧,作品色彩華麗而不俗艷,表情生動、炯炯有神,在承襲父親傳統規矩與裝飾元素之餘,開闢出個人溫雅華麗兼細膩的風格。
黃友謙早期的彩繪風格承襲父親,以花草圖案的堵頭為特色,構圖緊密,層次豐富,尤其擅長門神及龍的主題。之後黃友謙和其它台灣藝師學習,加入廣告看板畫的經驗,將西方透視觀念與人物表現技巧融入傳統彩繪中,樹立個人特色。
黃友謙曾經幫文澳聖真寶殿、馬公銅山館、菜園東安宮門神、南甲海靈殿門神等彩繪,2010年應邀為澎湖生活博物館繪製壁畫,並以「澎湖傳統彩繪」獲澎湖縣政府列冊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。
黃友謙表示,從事彩繪門神工作多年,他最大的心得是,「不管有沒有賺到錢,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滿意為止才會停手,也才算完工」,他用這樣的精神,讓許多門神變得栩栩如生。
中央社 – 2012年1月28日 上午9:59 (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8日電)
黃文華是澎湖第一代彩繪師傅,人稱「文華師」,10名子女中僅長子黃友謙繼承彩繪事業,在澎湖各家彩繪系統中,黃氏父子所承接的工作量最大、最穩定,也畫出澎湖的地方特色。
1932年出生的黃友謙,擅長傳統宮廟和南北式建築彩繪及書畫裝飾,其中門神彩繪尤為獨到,不但秉持傳統精神與手法,並適時融入西畫技巧,作品色彩華麗而不俗艷,表情生動、炯炯有神,在承襲父親傳統規矩與裝飾元素之餘,開闢出個人溫雅華麗兼細膩的風格。
黃友謙早期的彩繪風格承襲父親,以花草圖案的堵頭為特色,構圖緊密,層次豐富,尤其擅長門神及龍的主題。之後黃友謙和其它台灣藝師學習,加入廣告看板畫的經驗,將西方透視觀念與人物表現技巧融入傳統彩繪中,樹立個人特色。
黃友謙曾經幫文澳聖真寶殿、馬公銅山館、菜園東安宮門神、南甲海靈殿門神等彩繪,2010年應邀為澎湖生活博物館繪製壁畫,並以「澎湖傳統彩繪」獲澎湖縣政府列冊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。
黃友謙表示,從事彩繪門神工作多年,他最大的心得是,「不管有沒有賺到錢,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滿意為止才會停手,也才算完工」,他用這樣的精神,讓許多門神變得栩栩如生。
20120125-澎湖娘家宴 赤崁女兒聚一堂
20120125-澎湖娘家宴 赤崁女兒聚一堂
自由時報 – 2012年1月25日 下午2:39
(自由時報記者劉禹慶/澎湖報導)
昨天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,澎湖白沙鄉赤崁村依循往例舉辦盛大的娘家宴,中午席開一百五十一桌,宴請全村返鄉的赤崁女兒們,一方面連絡村里間的情感,另一方面更團結赤崁民眾的心。
白沙鄉赤崁村為鄉治所在,不僅人口數冠於全白沙,同時擁有豐厚的農漁業資源,更因「張百萬」傳說,擁有北海無人島姑婆嶼的紫菜採集權,長期以來為澎湖富庶村落之一,由於村落公廟赤崁龍德宮權力甚大,不僅依照家戶丁口數,支配紫菜採集權,同時也舉辦娘家宴,讓全村的心更為團結,並能有閒話家常的歡聚場合。
席開151桌 外配同鄉也來相聚
今年邁入第十四屆的赤崁娘家宴,席開一百五十一桌,不僅赤崁女兒踴躍捧場,也多了許多外國面孔,原因是這些遠嫁抵澎的外籍新娘們,無法每年固定返鄉團圓,只能藉由娘家宴與同鄉相聚,一解思鄉之愁,但娘家宴並非免費,每桌必須自費四千元,飲料及摸彩獎品由公廟及鄉公所負責補貼,讓每位赤崁女兒都能感受濃厚的家鄉人情味。
除赤崁娘家宴外,湖西鄉紅羅村與西溪村、白沙港子村,也分別舉辦一百三十六桌、九十一桌及二十桌的娘家宴,宴請各地返鄉的出嫁女兒們,其中紅羅舉辦第六屆、西溪第二屆,每桌四千元菜色,都自費一千元,其餘則由垃圾掩埋場回饋金貼補,白沙港子則是晚間舉行。由於澎湖僻處離島,嫁出去的女兒分散台灣本島各地,因此娘家宴的舉辦蔚為風氣,成為澎湖大年初二的傳統。
自由時報 – 2012年1月25日 下午2:39
(自由時報記者劉禹慶/澎湖報導)
昨天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,澎湖白沙鄉赤崁村依循往例舉辦盛大的娘家宴,中午席開一百五十一桌,宴請全村返鄉的赤崁女兒們,一方面連絡村里間的情感,另一方面更團結赤崁民眾的心。
白沙鄉赤崁村為鄉治所在,不僅人口數冠於全白沙,同時擁有豐厚的農漁業資源,更因「張百萬」傳說,擁有北海無人島姑婆嶼的紫菜採集權,長期以來為澎湖富庶村落之一,由於村落公廟赤崁龍德宮權力甚大,不僅依照家戶丁口數,支配紫菜採集權,同時也舉辦娘家宴,讓全村的心更為團結,並能有閒話家常的歡聚場合。
席開151桌 外配同鄉也來相聚
今年邁入第十四屆的赤崁娘家宴,席開一百五十一桌,不僅赤崁女兒踴躍捧場,也多了許多外國面孔,原因是這些遠嫁抵澎的外籍新娘們,無法每年固定返鄉團圓,只能藉由娘家宴與同鄉相聚,一解思鄉之愁,但娘家宴並非免費,每桌必須自費四千元,飲料及摸彩獎品由公廟及鄉公所負責補貼,讓每位赤崁女兒都能感受濃厚的家鄉人情味。
除赤崁娘家宴外,湖西鄉紅羅村與西溪村、白沙港子村,也分別舉辦一百三十六桌、九十一桌及二十桌的娘家宴,宴請各地返鄉的出嫁女兒們,其中紅羅舉辦第六屆、西溪第二屆,每桌四千元菜色,都自費一千元,其餘則由垃圾掩埋場回饋金貼補,白沙港子則是晚間舉行。由於澎湖僻處離島,嫁出去的女兒分散台灣本島各地,因此娘家宴的舉辦蔚為風氣,成為澎湖大年初二的傳統。
20120125-澎湖娘家宴 4000人席開398桌
20120125-澎湖娘家宴 4000人席開398桌
東森新聞東森新聞 – 2012年1月25日 上午11:26
年初二回娘家,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等村落,昨天按照慣例在各村廟口搭篷辦娘家宴,白沙鄉港子村今年也跟進,辦桌宴請回娘家的女兒、女婿,四地共席開三百九十八桌、近四千人參加,十分熱鬧。赤崁村的女婿都說:這樣才熱鬧,有過年氣氛。
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村民:「好好吃!好好玩還抽到紅包。」這位媽媽情緒好high!抽到大獎,並且大吃美食,台上還有歌唱表演。澎湖縣四個村子席開398桌,總共4000多人參加,他們全是女兒帶著女婿及孩子初二回娘家,不過特別的是在村子裡辦桌娘家宴,大家一起吃。
這是十四年前赤崁村一位宮廟主委所發起,希望讓鄉親能回來相聚聯絡感情,後來許多村子比照辦理,在澎湖縣蔚為風潮,後來雖然有些村子因為沒有經費而停辦,不過卻也有村子陸續加入,而且人數越來越多。
澎湖縣赤崁村理事長鄭進豐:「時代進步,讓婦女省事。」這樣一桌要價4000元,不過有趣的是初二回娘家,原本該是娘家請客,但因為有村理事會來補助,娘家變的只要自費一千元,所以參加娘家宴的人數還比當地人口多出快六成,女兒及娘家都落得輕鬆,娘家宴也越來越熱鬧!
東森新聞東森新聞 – 2012年1月25日 上午11:26
年初二回娘家,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等村落,昨天按照慣例在各村廟口搭篷辦娘家宴,白沙鄉港子村今年也跟進,辦桌宴請回娘家的女兒、女婿,四地共席開三百九十八桌、近四千人參加,十分熱鬧。赤崁村的女婿都說:這樣才熱鬧,有過年氣氛。
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村民:「好好吃!好好玩還抽到紅包。」這位媽媽情緒好high!抽到大獎,並且大吃美食,台上還有歌唱表演。澎湖縣四個村子席開398桌,總共4000多人參加,他們全是女兒帶著女婿及孩子初二回娘家,不過特別的是在村子裡辦桌娘家宴,大家一起吃。
這是十四年前赤崁村一位宮廟主委所發起,希望讓鄉親能回來相聚聯絡感情,後來許多村子比照辦理,在澎湖縣蔚為風潮,後來雖然有些村子因為沒有經費而停辦,不過卻也有村子陸續加入,而且人數越來越多。
澎湖縣赤崁村理事長鄭進豐:「時代進步,讓婦女省事。」這樣一桌要價4000元,不過有趣的是初二回娘家,原本該是娘家請客,但因為有村理事會來補助,娘家變的只要自費一千元,所以參加娘家宴的人數還比當地人口多出快六成,女兒及娘家都落得輕鬆,娘家宴也越來越熱鬧!
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
20120115澎湖北海姑婆嶼-紫菜(黑金)採收順延
20120115澎湖姑婆嶼-紫菜(黑金)採收順延
原來..姑婆嶼的紫菜採收權是屬於赤崁村公廟"龍德宮"
霧鎖澎湖 姑婆嶼「黑金」紫菜採收順延
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– 2012年1月15日 上午4:23
澎湖白沙赤崁村民年終獎金「採收黑金紫菜」,原訂昨日舉行今年首次採收作業,280餘位村民乘興而來,卻因濃霧、加上大潮,擔心水位過低造成擱淺,在安全考量第一下,赤崁龍德宮宣布順延,最快今天開放,讓民眾能過個好年。
每年農曆春節前夕,位在澎湖北海的無人島姑婆嶼都會進行年度首次紫菜採收作業,依循慣例,姑婆嶼紫菜採收權屬於赤崁村公廟龍德宮所有,依照丁口數發售採集證,今年每張採集證一千元,可採收兩次,紫菜生長期間,也由龍德宮自行僱工登島管理,嚴禁外人靠近紫菜區。
龍德宮主委張憲聰表示,雖然昨日是總統大選日,但採收紫菜是赤崁村年度地方盛事,考慮季風即將轉換,北風恐將再起,同時過年前都沒有好天氣,若年後採收就失去年終獎金意義,因此開會選定了昨天為採收日,無奈受到濃霧影響,臨時被迫取消。
張憲聰表示,前一陣子因下雨,部份紫菜脫落,但旋即長出新芽,由於天氣冷濕,加上風浪大,預估今年比去年成長情形更好,不過廟方必須僱工看守,並請 6艘快艇載運民眾,以今年採集證售出約21萬餘元,船費就要12萬元,僱工又花了10餘萬元,虧損約1至2萬元,但因採集紫菜為傳統,廟方還是堅持發揚傳承。
澎湖人俗稱「黑金」的紫菜,以無人島野生紫菜品質最佳,位在北海的姑婆、東海的錠鉤、雞善及南海花嶼都有產,但以姑婆嶼品質最佳,當地的紫菜生長在岩壁上,承受強勁風浪與冷濕天候,才能造就口感Q脆的紫菜,乾的紫菜市價一斤600元起跳。
原來..姑婆嶼的紫菜採收權是屬於赤崁村公廟"龍德宮"
霧鎖澎湖 姑婆嶼「黑金」紫菜採收順延
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– 2012年1月15日 上午4:23
澎湖白沙赤崁村民年終獎金「採收黑金紫菜」,原訂昨日舉行今年首次採收作業,280餘位村民乘興而來,卻因濃霧、加上大潮,擔心水位過低造成擱淺,在安全考量第一下,赤崁龍德宮宣布順延,最快今天開放,讓民眾能過個好年。
每年農曆春節前夕,位在澎湖北海的無人島姑婆嶼都會進行年度首次紫菜採收作業,依循慣例,姑婆嶼紫菜採收權屬於赤崁村公廟龍德宮所有,依照丁口數發售採集證,今年每張採集證一千元,可採收兩次,紫菜生長期間,也由龍德宮自行僱工登島管理,嚴禁外人靠近紫菜區。
龍德宮主委張憲聰表示,雖然昨日是總統大選日,但採收紫菜是赤崁村年度地方盛事,考慮季風即將轉換,北風恐將再起,同時過年前都沒有好天氣,若年後採收就失去年終獎金意義,因此開會選定了昨天為採收日,無奈受到濃霧影響,臨時被迫取消。
張憲聰表示,前一陣子因下雨,部份紫菜脫落,但旋即長出新芽,由於天氣冷濕,加上風浪大,預估今年比去年成長情形更好,不過廟方必須僱工看守,並請 6艘快艇載運民眾,以今年採集證售出約21萬餘元,船費就要12萬元,僱工又花了10餘萬元,虧損約1至2萬元,但因採集紫菜為傳統,廟方還是堅持發揚傳承。
澎湖人俗稱「黑金」的紫菜,以無人島野生紫菜品質最佳,位在北海的姑婆、東海的錠鉤、雞善及南海花嶼都有產,但以姑婆嶼品質最佳,當地的紫菜生長在岩壁上,承受強勁風浪與冷濕天候,才能造就口感Q脆的紫菜,乾的紫菜市價一斤600元起跳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